跨境资金恢复净流入 外汇交易理性有序
2024年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跨境资金流动趋向均衡,外汇市场呈现了较强韧性,市场预期和交易总体理性有序,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介绍,从结售汇数据来看,按照美元计价,前三季度结汇16762亿美元,售汇17975亿美元,结售汇逆差1213亿美元;按人民币计价,结汇11.91万亿元,售汇12.78万亿元,结售汇逆差8646亿元。
第一,跨境资金恢复净流入。前三季度,银行代客涉外收支总体小幅顺差,其中一季度小幅顺差,二季度转向逆差,三季度恢复顺差。主要构成上,货物贸易延续净流入,外资来华投资逐步向好,境内主体对外投资总体有序。
第二,结售汇趋向基本平衡。前三季度,结售汇总体呈现逆差,主要是二季度逆差扩大;三季度重新回到均衡水平,其中9月份恢复顺差,结汇上升、售汇基本稳定。
第三,近期结汇率有序回升、售汇率稳中有降,企业结售汇意愿保持理性。前三季度,衡量结汇意愿的外汇收入结汇率为62.1%,衡量购汇意愿的外汇支出售汇率为68.9%。其中,8~9月结汇率为66.4%,较前7个月上升5.7个百分点,8~9月的售汇率为66.7%,较前7个月下降2.8个百分点。境内主体汇率预期总体平稳,外汇交易保持理性有序。
第四,外汇市场交易比较活跃。前三季度,境内人民币汇率市场交易量总计30.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即期和衍生品交易量分别为10.18万亿美元和20.09万亿美元,衍生品交易市场占比为66.4%,该比例较2023年同期上升3.7个百分点。
第五,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今年以来,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有贬有升,全球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汇率折算以及资产估值变动等非交易因素影响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3164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加了784亿美元。
近期,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持续稳步推进,外资来华投资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据李红燕介绍,近一段时期,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总体呈现良好势头,今年以来人民币债券的综合收益率保持良好,吸引了境外投资者增配人民币债券。截至目前,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的总量超过6400亿美元,处于历史高位。从存量结构来看,境外央行、商业银行等稳健型投资者是主要持有机构,并且投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中长期债券的比例比较高,投资稳定性比较强。
此外,受境内股市上涨带动,9月下旬以来,外资净购入境内股票总体增加,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进一步增强。目前,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的资本市场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持有人民币资产的规模和比重不算高,外资在国内股市、债市的占比在3%~4%左右,受多重有利因素支撑,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李红燕认为,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相继落实落地,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将继续巩固。
我国完善高水平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为外资提供了一系列投资渠道,包括沪股通、深股通、债券通、CIBM(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入市)等一系列制度安排都为外资提供了多样化投资渠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作出了重要部署,随着有关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境内资本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
同时,人民币资产具有非常好的分散风险的多元配置效果,提供了良好投资价值。我国已经建成了比较齐全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场体系,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当前的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人民币的币值稳定、资产多样,在全球范围内还具有比较独立的收益表现,这有助于全球投资者资产配置多元化和分散风险。同时,人民币在全球跨境交易使用中的占比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是全球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总体看,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有助于丰富境内市场参与主体、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境内资本市场更加活跃和国际化发展。外汇局将不断提高投资便利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资本市场。”李红燕表示。
我国外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企业、银行等部门从境外融资形成的对外债务,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客观结果,与跨境贸易和投资发展直接相关。第二类是外资购买境内债券形成的对外债务,反映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对外吸引力增强,第二类成为我国外债增长的主要渠道。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外债规模稳步提升。截至6月末,外债余额为2.54万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加971亿美元,增幅为4%。一方面,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叠加人民币债券综合收益率上涨等影响,外资稳步配置人民币债券,上半年净增持规模处于历史高位,带动债券类外债增加近900亿美元,是外债回升的主要推动因素。另一方面,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境内企业和银行等主体偿还外债节奏趋缓,存贷款、贸易信贷等融资型外债止跌回升,上半年增加80多亿美元。从初步统计数据看,三季度外债规模总体稳定。
我国外债规模总体适度、偿债风险较低。外债规模与实际经济发展基本匹配。近年来,尽管面临美联储货币政策大放大收,外部金融条件松紧变化,但我国外债规模总体稳定,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在14%~16%区间内小幅波动,企业跨境融资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且外债偿付风险可控。负债率、偿债率、债务率、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等4个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6月末,人民币外债、中长期外债占比分别为49%和44%,较2019年末分别上升13个和3个百分点,外债期限错配和币种错配风险可控,明显降低。
贾宁认为,展望未来,我国外债有望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金融市场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资产配置功能持续显现,外资投资人民币债券将保持增长。同时,我国对外贸易投资潜力持续释放,叠加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降息推动外部融资成本回落,企业等部门借用外债需求将逐步回升。
今年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实行两年多的紧缩政策开始转向,中美利差有所调整。未来,美联储降息节奏和路径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近期市场预期也紧跟美国经济数据变化在不断调整。
李红燕表示,从过去情况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对全球金融市场会产生外溢影响。我国的外汇市场运行虽然受到了波及,但总体是保持稳定的,主要得益于国内基本面的支撑作用。未来我国经济保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外汇市场更有基础和条件保持稳定的运行。
首先,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有助于夯实国内外汇市场稳定运行的内部基础。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前几天发布了前三季度的GDP数据,同比增长4.8%,增速在全球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近期,我国强化了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加力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将继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增强我国经济活力,推动跨境贸易投资稳步发展,为外汇市场稳定提供坚实基础。
其次,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助于提升国际收支和外汇市场运行的稳定性。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产业链优势将继续发挥作用,对外贸易有望稳定发展,推动经常账户运行在合理均衡的区间,经济内外部均衡将会继续得到巩固。同时,我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跨境投资渠道持续拓宽,各项交易更加便利,来华投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将推动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更趋均衡。总的来看,国际收支平衡、稳健运行,也有利于维护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三,我国外汇市场韧性稳步提升,有助于适应和缓释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宏观层面来看,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不断增强,能够更好地及时释放外部压力。微观层面看,企业更好地运用外汇衍生品来管理汇率风险,更多地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来降低货币错配风险。今年以来,企业进行外汇套期保值的比率达到27%,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占比达到30%,都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些宏微观层面的积极变化,减轻了外汇市场波动对企业的影响,有助于市场预期和交易更加理性。
李红燕认为,从汇率变化来看,今年以来境内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CNY)总体小幅贬值0.3%左右,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即使8、9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升,也是美元走弱后各种非美元货币的普遍反应,并且人民币的升幅在全球范围内也属于平均水平,对于进出口的影响是比较温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