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Trader 4 是一个强大的外汇交易和技术分析平台

经济之声与汇正财经联合发布《中国经济秋季报

  

经济之声与汇正财经联合发布《中国经济秋季报》 权威发布深度解码前瞻中国经济新动能

  主持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您如何看待这一增速的变化呢?

  黄磊:我认为这是属于正常的波动,并且也符合季节性的特征。简单来说7、8、9三个月有高温天多雨,包括甚至台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建筑工地室外作业的受限。

  我们还要从整个数据去做对比,我觉得有两个数据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个,前三季度的数据已经完成了5.2的增速,是有很明显的韧性;另一个是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对于全球25年平均的一个经济增速大约是3.2%,那么我们前三季度的总体数据,还是明显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速的,有很明显的参考意义。

  另外四季度的增速大概率也是会比三季度要高的,为什么?因为10月份的国庆长假的数据会体现在四季度,同时双11以及之后元旦的消费潜力都是值得去期待的。那么当然整个投资的增速,也看到了一些明显提升,出口的话也是比较稳健的,所以总体来讲的话四季度是值得期待的,所以三季度目前这样的数据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主持人:消费增长呈现出了多点发力的态势,您能否结合具体的数据给我们分析一下消费领域增长背后的一些原因。

  黄磊:双11已经开始了,我们看到很多品牌和产品已经有活动了,那么聊一下服务消费和线上消费。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的同比增长大约是5.2%,增速相较于1~8月份是小幅度的加快0.1个百分点,也是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0.6个百分点,增速还是比较高的。另外就是8月份服务价格同比是上涨百分之大约是0.6这样子,那么也就是它的涨幅比上个月也是扩大0.1个百分点。

  然后我们也看到了,因为暑期出行,包括文旅需求的集中释放、交通工具的租赁费用和旅游景点,在暑假期间相对价格是比较坚挺的,整个价格的小幅度上涨都是比较不错的现象。那么另外暑期电影票房是不错的,整个观影人次同比分别是增长48.6%和66.9%。住宿餐饮的线月份小幅度加快。从政策层面上来说,比较关键就是服务消费它通过促进措施,比如说像场景融合拓展,或者说居民消费的潜力释放,是主要的动力。

  线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这个数据是很高的,大幅度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的增速。像电商促销活动的以旧换新政策,比如说通讯器材类,9月份出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环比提升,以旧换新政策是这个领域里一个核心的驱动力。CPI同比这样增长0.4%,也是给线上消费提供了一个比较不错的价格支撑。

  主持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势是很突出的,它也被认为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成果,请黄老师来帮我们结合具体的数据来分析一下这两大产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当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它的压舱石的作用又体现在哪里?

  黄磊:首先来讲的线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包括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整个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对整个结构的优化和工业经济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比如一些细分领域,如3D打印设备,像工业机器人,可能股民朋友最为关心它的产量,是非常不错的,大约是增长40.5%(3D打印设备的产量)和30%左右(工业机器人的产量)。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同比也是增长9.6%,所以说整个增速是比工业的整体高了3.4个百分点。

  再聊一下新能源汽车,整个产量大约是增长约29.7%,然后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制造,行业增速范围大概是23到30,就这些细分领域总体来讲也有2~3成的增速,也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说这些都表明了一个什么?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动能的转化,两大产业增速是持续高于传统行业的,那么推动制造业往高端化转型,我们经济要转型,制造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今天我们提出了人工智能方向。再来看一下传统的一些业务,比如说像采矿业,它也有5.8%的这样一个增速,电力的线%,比较稳健。

  创新驱动的动能在哪里?像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这些产品,它的产量增长大约也是28%左右,那么也反映了技术迭代对于消费的提升,因为新能源汽车可能大家感受比较深的,

  一个是续航的提高,一个是外观也越来越好看。从液态电池转为半固态电池,然后智能驾驶也是逐渐的提高。

  装备制造业,包括高新技术制造业合计贡献了工业增加值的主要的部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传统行业增速的放缓,包括房地产。培育了一个新的增长极,像锂离子电池、船舶制造这些细分领域的增速是非常高的,成为新质生产力一个典型的代表。所以说也为“十五五”新旧动能转换奠定了基础,这个就是我们看到的两大产业通过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的特征,成为工业经济抵御下行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的一个发展。

  主持人:前三季度核心CPI连续回升,9月CPI降幅收窄,但是仍为负增长,PPI的降幅也在收窄,那如何去理解当前物价走势的这种结构性的特征?这些变化的背后有哪些关键的驱动因素?

  黄磊:大家都比较关心未来整个通胀的情况,目前物价的走势是呈现一个核心通胀回暖,有一些结构性分化的特征。那么从居民消费端来看,核心CPI连续回升是内需韧性的一个重要的信号。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是上涨0.6%,较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9月份核心CPI更是同比上涨1%,实现了连续5个月的涨幅扩大,说明整个消费的持续性向好。当然局部细分或者一些产品赛道核心CPI回升的话,主要还是得益于核心商品和品质消费需求的拉动。比如说金饰,过去两年黄金价格上涨;智能家具等提升整个产品的上涨,反映了消费内生动能逐步是有所修复的。

  9月的CPI同比仍下降0.3%,主要还是受到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的影响。那么具体来看一下,猪肉9月份的价格环比下降0.7%,那么同比下降17%,主要源于供需两端的阶段性失衡。供给端因为临近中秋、国庆,养殖户大量的出栏导致市场猪肉的供应明显的增长。那么需求端的话,虽然有节假日和开学季的支撑,但是增量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供给很强,需求相对比较弱的这样一个格局是持续存在的。除了猪肉之外,鲜菜、鸡蛋等这些产品的价格也是出现了不同幅度这样的下降。

  合计影响CPI大约是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直接拉低了整体CPI。那么工业领域方面的话,我们就要看一下工业出厂价格指数,PPI总体的降幅出现了收窄,那么收窄是好事,首先表明了整个工业其实有一些筑底起稳的态势。当然这个和经济的复苏,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也是有关系的。

  那么前三季度降幅收窄至2.8%,这一方面主要源于基数相应走低,另外一方面还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所带动的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传统行业,连续两个月是环比上涨的,像光伏制造设备、新兴产业的价格也是出现了持续的上涨。当然光伏这一块还有一个反对性的作用,新能源显示出整个政策驱动,工业供需关系是有所改善的。

  那么也要注意的是国内有效的投资需求相对来说还是偏弱,并且石油相关的产业链受到国际油价的拖累,依旧是处于一个下行的通道,导致PPI修复过程当中相对温和。这一判断与前三季度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降幅收窄的节奏也是相匹配的,所以总体来看的话,物价走势呈现了一个核心CPI回升、食品价格有承压、PPI降幅收窄的一个结构性的特征。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